天津静海岳氏祠堂里的岳飞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截至发稿,张艺谋执导的春节档电影版《满江红》,票房已破34亿。电影热映,引发热议。大家或许不知道,在天津有岳飞后裔达2万人,而且都从是静海区大瓦头村迁出的,而在当地,有一座岳氏宗祠,据说只比天津城“小几岁”。
这一支岳氏后人如何迁至静海;
岳氏宗祠有何显赫来历;
岳家后人如何看待电影《满江红》;
争议很多年的岳家往事如何解释呢……
天津静海区大瓦头村岳飞第三十三世孙、天津岳飞文化研究会会长岳文伍,接受专访时,讲述了不少过往细节。
关于静海岳氏,来头不凡
……
岳飞,河南汤阴人。是何原因,在天津静海有血脉传承呢?结合岳文伍讲述和静海记忆团队成员李佳阳留存的一些资料,很多“细节”昭示着静海岳氏,来头不凡。
四兄弟四方战 始迁祖金头葬
“通祖”是岳霆后裔 岳飞有五子,第五子为岳霆。岳霆的十世孙,在明代时,出现颇有才能的“通全达倍”四兄弟。尤其是大哥岳通,在江宁(南京)时,官至江宁总兵。四兄弟携全家随朱棣北上征战,谓之“燕王扫北”。
后四兄弟分开,镇守四地。大哥岳通镇守静海大瓦头,二弟岳全去了沧州,三弟岳达去了山东东营,四弟去了湖北黄梅。岳通这一支也就扎根在静海。
岳通在天津岳氏后人口中,被尊为“通祖”,也称之为“始迁祖”。
全津岳氏后人约2万 据岳文伍了解到的,静海目前的岳氏后人约2000人,“因为有不少外出工作、居住的,所以准确数字暂无统计。”
随着后人越来越多,扎根静海的岳飞后人有一部分也开始外迁,“东北、河北很多都是从静海迁过去。”如今,已知的天津岳飞后人,主要广布于静海、西青、武清、宁河、宝坻等,约有两万人。
从小就知的两件事 岳文伍有自己的事业,是子牙河食品公司有限的负责人。他说,从小自己就知道两件事:一、要上学;二、是民族英雄岳飞的后人。“这是我的父亲告诉我的,虽然他并不识字。”
在事业之外,岳文伍为静海岳氏的事情而奔走,大约是在十多年前。“大概是2008年,当时全国各地掀起寻根问祖的风潮。”有静海岳氏族长牵头,岳文伍等开始了续家谱以及和各地岳氏学习、沟通。
关于宗祠,比天津岁数小点
……
“我们不是从山西大槐树迁过来的,我们从南京来。”岳文伍所知道的是,通祖迁来时,未建天津城,“距今约620年。”而岳氏宗祠的建立是在迁来十多年后,从时间上看,“就比天津的岁数小点。”
乾隆下榻宗祠 康熙赐辈32字
静海大瓦头村岳氏宗祠
静海宗祠是“原址” 之前,一直说静海的岳氏宗祠修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实际上时间更早。
岳文伍说,“通祖”是战死沙场,头颅被敌军砍下。明皇朱棣赐“金头”与身躯合并下葬、立祠祭祀。“祠堂位置,就是现在岳氏宗祠的位置。”原址大约有6亩地之广、16间屋子,大兴学校、行善施粥都在这里举行。
随着时代变迁,目前仅余“数间房”,一些祭祀、参观接待活动,太显局促。这也是2016年,岳文伍在当地建了一座“天津岳飞文化纪念馆”的原因之一。
太上皇乾隆“到此一住” 在纪念馆里,岳文伍陈列了仿制的“黄马褂”“龙头拐”,原来,这是着记载一段祠堂往事。
仿制的黄马褂、龙头拐。
按照岳文伍的介绍,清嘉庆元年,太上皇乾隆私访来到天津岳氏宗祠,于当时岳氏掌权人深聊许久,后赐下黄马褂和龙头拐,“当时,他还在宗祠里住了一晚。”
在静海,氏族宗祠不少。静海记忆团队从2018年开始的祠堂巡礼,成为当地每年春节后固定的文化活动。几乎每一次活动,组织者李佳阳都带领团队拜访岳氏宗祠,也因此了解到很多细节、留存不少资料。
李佳阳提供的一份祠堂旧照中显示,天津岳氏和全国岳氏都使用统一“字辈”。“据上面所写,在1991年纪念岳飞诞辰888年的杭州活动中,已有宗亲提出统一岳飞后裔字辈。经过近十年收集意见,多数人认为以河南洪县雷祖和湖北霆祖后裔使用的清康熙皇帝拜岳庙时,钦赐32字辈比较好,而且好多地方早已经使用了十多代了。”
康熙钦赐32字辈:“重开奇秀永佐朝邦崇修喜彩忠耀远光英贤辅弼金玉其相武穆家风山高水长”
按此算,三十三世的岳文伍为“彩”字辈。二十八世中有岳汝忠,则应为“朝”字辈。清道光三十年的武举人,咸丰帝钦定彭阳春、岳汝忠分别为状元、榜眼。
数次续写家谱 整理家规家风
八十年代修祠修谱 老宗祠什么样,村中尚有老人说,院中有老槐树,大殿中空着,挂着“精忠报国”老匾。宗祠还有专门看守人,配房里放着很多老东西。宫灯、对联,刻春字的竹简书记录着宗祠的历史、岳氏后裔历代从官者的部分官位牌等。
这是光绪七年大修后的“记忆”,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静海岳氏人人捐资,重修宗祠,同时,也在光绪七年巨幅世系图的基础上修谱,完成了始迁祖岳通(十一世)到三十二孙详尽谱系,新图占满了当时一面墙。
1984年,新宗祠祭祖。正月初一至十五,香火不断。
静海岳氏谱系图
认祖归宗也为互帮互助2008年那一次续家谱,补充历史上散落的岳氏后人,以及如今散落的宗亲们。也是在这期间,发现有一些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岳氏后人。接着就是为静海岳氏整理家规、家风,“如今大家看到的一些成果,是集体努力的结果。”
就在这一过程,一些争议也不绝于耳。但岳文伍也有自己的执著,甚至执拗地认为,认祖归宗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先祖岳飞的精神,同时也有利于互帮互助。
近几年,宗祠很少开展活动。而今年的正月十五,祭祖活动也重新启动。岳文伍过年期间在外地,回到静海就开始统筹整个今年的活动,包括规制流程、各个环节的人员安排。在当天的仪式上,他还要念祭文。
曾有人说,这样的仪式“太死板”。而在岳文伍看来,这些仪式、规程,是方式、载体,“有了仪式感,才更增添了身心的体验、精神世界的认同。”
关于电影,回答有意外
……
电影《满江红》大火,却也引来很多热议、争议。那么岳氏后人的观后感如何?又是如何解释争议很多年的岳家往事呢?岳文伍的回答,有些的确在意料之外。
词作于“路上” 刺字是“尽忠”
新报:之前还有一个版本,是看守见岳帅被害后留在牢中墙壁所书《满江红》,悄悄记下带出去而流传开,电影《满江红》也是说秦桧在牢中得见。
岳文伍:我所知道的,流传在我们家族里的。
岳帅领兵大破朱仙镇后,连续接到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召令”,令其班师回朝。岳帅无奈踏上归途。经某寺庙,有僧人劝阻,曰其回京或不得善终。岳帅经历宦海沉浮,亦明了前路黯然。辞谢僧人好意提醒,踏马而行。心潮澎湃,遂写下《满江红》。
房磊 书写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新报:电影中的角色,后背刺字是“精忠报国”,也有不小的争议。有说,宋高宗表彰岳飞战功曾御赐手书“精忠岳飞”。
岳文伍:刺字的确是“尽忠报国”,“精忠”是后来宋孝宗为飞祖(岳飞)父子平冤后所赐。我们静海的岳氏宗祠里,挂的匾是“精忠报国”。
光绪年间的老匾
新报:由此也引申出“还我河山”四个字,是清末民初周承忠在岳飞手书中选出四个字。
岳文伍:四个字确是“手笔”。其他,我无从查起。
不通婚是传讹 遗书兵法显威
新报:电影带动很多关于岳飞和岳氏后人的话题,比如说曾经“岳秦不通婚”。
岳文伍:我没有在家族中听过这个说法。我个人认为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以讹传讹。如今,我所知道的就有岳秦两姓缔结连理的例子。
新报:也有人提出,岳飞率军与金兵交战,不能称之为“民族英雄”。
岳文伍:这样的声音,几乎一直有。我觉得,交战也好或者其他一些事情,是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飞祖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最宝贵的,也是为什么能流传至今,被绝大多数人所推崇的原因。保家卫国、爱国爱民,永远不会过时。
新报:电影热映后,有咱一个静海小姑娘表示是岳氏后人,她以“身为岳飞之后裔,倍感荣幸”,观后感只留一句“到全军复诵的片段,不禁潸然泪下”。
岳文伍:电影我看了。一般来说,我们对于外界相关的舆论、影视作品等,都不做正面的回答。我的岁数不算太大,55岁了。对于我们这些岳氏后人来说,“弘扬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岳氏家族忠孝传家的高尚美德”,这是我们的行为准则。
纪念活动中的岳氏后人
新报:还有一个关于岳帅的传说,就是《武穆遗书》。
岳文伍:确有。里面记载的是拳法、枪法以及飞祖的用兵经验。有这样一个故事,飞祖之后,岳家军也成为“弃兵”,混在百姓之中。金人又三次攻打南宋,但全被地方上“弃兵”所阻,从而议和。有意思的是,南宋朝廷并不知晓阻敌之事。有说,这是飞祖在生前已料敌先机,在“遗书”中留阻敌之法。
关于传承,瀛海家声
……
正如岳文伍的讲述,围绕飞祖及后人的历史、传说、争议以及各种说法,从未停止,有些“难以考证”,有些“似是而非,很难较真” 。
“岳氏家族多年以来一直大力培养各行业的人才精英为社会发挥正能量,自律自强。”通过岳文伍,能感觉到他在表达:“作为名人之后,不应该是时代中的先祖‘代言人’,而是应该想着传承先祖精神,在时代中,做好自己,为社会有所贡献。”
挂在纪念馆里的“岳氏祖训”
比如,他从很小开始便学习岳家拳,至今不辍,而且广为传播,用他的话来说:“一是强身健体,二是传承老一代的文化。我跟孩子说,要传承老人留下来的东西。”
比如,他看到静海岳氏、全国宗亲,成为先进人物频频见诸媒体时,他默默点赞、转发,心中充满欣喜。
随着电影《满江红》的热映,有观众也激动地在电影院开始大声诵读。这首词是岳氏族人“必修课”吗?岳文伍回答,自己这一代并未如此要求,但他要求下一代会背诵,要理解。
有些地方的相关景区,出现了游人怒砸秦桧跪像的事情,对于此,岳文伍依旧没有“正面回答”:“站着也好,跪着也好,已经是一种民族文化。”
岳文伍举例,在抗战时期,不少爱国队伍是从岳庙出征的。他诠释自己理解的岳飞精神,包括了爱国、孝义等多方面,正如他之前所说,这些美德是任何时期都不可或缺的中华民族美德。
在静海岳氏祠堂里,有130多年的老匾、3米多高的飞祖画像,之前,岳文伍等人曾带着这两件宝物讲述天津岳氏的起源、发展,也遍走各地,与宗亲、与岳氏文化、景区等交流。
大瓦头村岳氏宗祠的门前有一副对联:
爱国尽忠汤阴世泽
旧容新貌瀛海家声
道尽心声。
您的电影观后感是什么
如何看待岳飞精神
以及对岳氏后裔的故事
有何感想
图片提供 岳文伍
图片拍摄 郭娟娟 李佳阳
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静海记忆团队提供部分图文资料
采访 编辑|新报记者 单炜炜
责校|张敏
值班编辑|王妍
Copyright © 2015-2022 西方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7 联系邮箱:5 626 629 @qq.com